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杨宏伟)由北京能源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北京能源论坛27日成功召开。论坛以“迈向高质量——拥抱能源绿色未来”为主题,探索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
国务院原参事徐锭明在论坛上指出,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此次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能源更替,是人类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能源更替和改进。他还指出,能源革命需要新材料,长远看未来能源发展不取决于对资源占有,而是取决于能源高科技的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在题为《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新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他表示,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是我国自己掌控的,它依赖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有利于能源体系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准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是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要素,也是影响能源政策、能源战略关键点。这对于确保国家长远能源安全,引导能源转型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原参事刘燕华强调,绿色能源建设必须考虑多源互补分布式能源建设。他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是能源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期,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处于巨大变革之中,是未来发展前景的风向标,也是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基础。
刘燕华还表示,目前绿色能源有多个赛道,在国际上,G7发达国家多次强调必须在新能源领域保持优势,并超前部署国际新能源市场布局,明确与价值链挂钩,为此我们必须清楚中国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完) 【编辑:陈文韬】
中新网白山9月28日电 (张沫涵 张瑶)28日,由白山市野山参协会主办的首届岩合杯野山参参王大赛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评选出三颗“参王”,分别是野山参(干品)参王、野山参(鲜品)参王、林下参(鲜品)参王。
专家在对野山参(干品)进行评选。张瑶 摄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长白山脚下,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人参生长。得益于此,抚松县拥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挖掘史和450多年的人参栽培史,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长白山采参习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松县万良镇副镇长宋继红介绍,全县域内人参留存面积916.2公顷,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万良人参小镇的长白山人参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
当天的“参王”评选现场热闹非凡,当参评人参出场时,观众们连连举起手机,希望能记录下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品。
观众在为野山参(鲜品)“参王”拍照。张瑶 摄
经过专业评委认真评选,三颗“参王”在百余颗人参中脱颖而出。据了解,本次评选以重量、形体、质量三项指标为标准,形体主要以芦、艼、体、纹、须五形量分。
获得“野山参(干品)参王”称号的人参有着约150岁的参龄。大赛评委、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武伦鹏表示,这次评选出的“参王”是百年不遇的绝品,它的外观独特,观赏价值也很高。
一颗超百年参龄的野山参(干品)获得该组“参王”的称号。张瑶 摄
“野山参(鲜品)参王”的主人山把头公方兴今年已经70岁了,他抱着获奖的“参王”告诉记者,进山三天发现这颗约90岁的人参,克服了很多困难才挖到。
山把头公方兴带来的野山参(鲜品)获得该组“参王”的称号。张瑶 摄
“这次比赛更像是一个嘉年华,从参农到参商再到人参研究人员,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推动人参产业健康发展。”长春中医药大学人参研究院研究员赵大庆说。(完)